top of page

8月12日|《蕭逝》蕭士塔高維奇逝世 50 週年音樂會

已更新:8月21日

2025年8月12日(二)演奏廳

導聆 18:45|演出 19:30


當一個人感到絕望時代表他仍然相信著某些事物。


——蕭士塔高維奇或許沒有說過這句話,但他一生的音樂不斷向我們證實這樣的信念。政權壓迫、戰爭動盪、狂喜躁動、低語哀悼,他的音樂始終離不開人性,更是其存在的證明。半線室內樂節選其人生中代表性的室內樂曲,邀請您一起感受生命。


今年,適逢蕭士塔高維奇逝世五十週年,半線室內樂特別策劃主題音樂會《蕭逝》,選演四首室內樂作品,橫跨其音樂生涯的重要階段,呈現一位作曲家如何以音符直視個人與時代的苦難。超脫時間與地點,一窺生與死的美感。


〉曲目 


蕭士塔高維奇:鋼琴三重奏第一號,作品8號

Dmitri Shostakovich: Piano Trio No. 1 in C minor, Op. 8


蕭士塔高維奇:弦樂四重奏第三號,作品73號

Dmitri Shostakovich: String Quartet No. 3 in F major, Op. 73


施尼特克:前奏曲-紀念蕭士塔高維奇

Alfred Schnittke: Prelude in Memoriam Dmitri Shostakovich


蕭士塔高維奇:弦樂四重奏第十五號,作品144號

Dmitri Shostakovich: String Quartet No. 15 in E-flat minor, Op. 144


〉關於半線室內樂 


半線室內樂成立於2023年,由旅美的彰化子弟陳沛梧與孟祥瑜創辦,致力於將高水準的古典音樂帶入台灣在地社區。除了在正式的音樂廳演出,也深入宮廟、學校、社區等場域,透過導聆與曲目策展,讓古典音樂真正與土地產生連結。半線希望打破「古典音樂很艱深」的刻板印象,從彰化出發,打造一個溫暖又有深度的室內樂平台。 我們不只演奏耳熟能詳的經典,更選擇那些在國際舞台上也不常被聽見的非標準曲目,結合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青年演奏家與思辨性的策展方向,讓音樂不只是好聽,更能引發理解與共鳴。


〉音樂會介紹


在蕭氏留給世界的作品中,弦樂四重奏佔有特殊的位置。正如樂評所言:「在四重奏的背後,我們多少能聽到蕭士塔高維奇自己的聲音,那種即使在他最傑出的交響曲中也聽不到的聲音。看來,公眾面具後面那個隱密的他,選擇了弦樂四重奏作為他揭露自我的媒介。他揭露的不只是他自己的人格,還包括因他特的歷史地位而所受盡的一切折磨、恥辱和自我審查。」今年,適逢蕭士塔高維奇逝世五十週年,半線室內樂特別策劃主題音樂會《蕭逝》,選演四首室內樂作品,橫跨其音樂生涯的重要階段,呈現一位作曲家如何以音符直視個人與時代的苦難。


音樂會將由水清三重奏演出《第一號鋼琴三重奏》(Piano Trio No. 1 in C minor, Op. 8) 拉開序幕。這是蕭士塔高維奇17歲時的創作,曲中彌漫著青年的激情與浪漫,旋律間閃爍著天才的早熟火花。雖然作品充滿青春氣息,但其中也隱約展現了蕭士塔高維奇後來成熟風格的端倪,如同一幅未完成的畫作,預示著他未來音樂世界的輪廓。接續的作品是《第三號弦樂四重奏》(String Quartet No. 3 in F major, Op. 73),這部作品誕生於二戰結束後,既包含對戰爭創傷的痛苦反思,也有對人類存在意義的探問。而蕭士塔高維奇的影響並未止於其生命消亡之後,作曲家施尼特克(Alfred Schnittke) 以《前奏曲—紀念德米特里·蕭士塔高維奇》(Prelude in Memoriam Dmitri Shostakovich) 這部作品以簡潔卻極具張力的音樂語言向大師致敬,仿佛一場跨越時代的對話,在悼念的悲涼中,流露出對音樂精神延續的期盼。施尼特克的創作與蕭士塔高維奇的晚期作品遙相呼應,為整場演出增添深層意涵。音樂會的最後一首樂曲《第十五號弦樂四重奏》(String Quartet No. 15 in E-flat Minor, Op. 144)  則是一場關於生與死的深刻冥想。這部蕭士塔高維奇晚年的傑作以全篇緩板展開,每個樂章的節奏彷彿凝結了時間。從「輓歌」到「尾聲」,作曲家平靜的譜寫出一卷關於生命的哲學巨作,將生命的短暫和死亡的必然置於無意義的宏大背景下。而在音樂廳內聆聽的觀眾,也必然將在這首樂曲的演奏中超脫時間與地點,一窺生與死的美感。


〉演出者 (半線室內樂創辦人)


小提琴/ 孟祥瑜 Sean Meng

  • 出生於彰化員林,是位具有深厚本土情感的旅美小提琴家。

  • 畢業於琵巴第音樂學院,目前為維吉尼亞交響樂團成員之一。

  • 活躍於室內樂與社區公益演出,致力於古典音樂在台灣的紮根與推廣。

  • 2023年創立『半線』室內樂,志於將在國外的音樂經驗帶回台灣,將藝術與文化融入當地社會。


小提琴/ 陳沛梧 Derek Chen

  • 同樣來自彰化,八歲開始習琴,十一歲即登台演出。

  • 畢業於琵巴第音樂學院,2024年獲頒全額獎學金攻讀碩士演奏文憑,2025年秋季將赴新英格蘭音樂學院深造。

  • 曾獲 American Soloist Inter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 首獎,參與多場國際演出與音樂節。

  • 2024 年末亦與台灣新世代指揮家林奇緣合作,擔任美國華盛頓特區 Avanti Orchestra of the Friday Morning Music Club 客席首席,演出天方夜譚等作品。演奏足跡遍佈美國、加拿大、義大 利、德國、日本、中國...等。


小提琴/ 陳宇辰 Yu Chen Chen

中提琴/ 廖品皓 Pin-Hao Liao

大提琴/ 陽逸柔 I-Jou Yang

大提琴/ 張竣瑜 Chun-Yu Chang

鋼  琴/ 林東毅 Dong-Yi Devin Lin


水清三重奏 Qingshui Trio

「對清水來說,我們都只是過客;她永遠在鰲峰雙臂的環繞下靜謐地笑著,望著大地與夕陽,忙碌踏實的人影交疊在海的波光,巨人與風車在溼地上漫舞。」



ree


彩排照片



 
 
 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